《诗经》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,内容丰厚,还给我们展示了不少周代社会习俗。纵览《诗经》三百零五篇诗文,和玉有关的诗歌至少在35首以上,当时的人们制造玉器、佩玉用玉、赐赠玉器、以玉比人,不只反映了几千年前我国的玉文化,也留给当代的我们无限遐思...... 琢玉成器 有匪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有匪君子,充耳琇莹,会弁如星。有匪君子,如金如锡,如圭如璧。——《国风·卫风·淇奥》 它山之石,能够为错。它山之石,能够攻玉。——《小雅·鸿雁之什·鹤鸣》 白圭之玷,尚可磨也;斯言之玷,不可为也!——《大雅·荡之什·抑》 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,固然仅只言片语,却反映出了数千年前人们的琢玉技术和创作理念。 将一块玉从不规则的玉料做成人们喜欢的器物,需求经年累月的重复磨制,如《淇奥》中比方君子修饰学问品德一样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 它山之石,能够为错,“错”最早写为“厝”,东汉许慎将它解释为“厉石也”,即磨石,但实践上它指《天工开物》中的“解玉砂”,也就是石榴石或刚玉,硬度高,可用来磨玉。 “白圭之玷”的“玷”意为白玉上的雀斑瑕疵,为了保障玉的“纯真”和美观,人们在制造玉器时就会把它们磨掉。 赠玉为信 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。投我以木桃,报之以琼瑶。投我以木李,报之以琼玖。——《国风·卫风·木瓜》 我送舅氏,悠悠我思。何以赠之?琼瑰玉佩。——《国风·秦风·渭阳》 锡尔介圭,以作尔宝。——《大雅·荡之什·崧高》 受小球大球,为下国缀旒,何天之休。受小共大共,为下国骏厖。——《大雅·商颂·长发》 古人常用玉来作契约信物或身世秘钥等,赠玉为信,以佩传情。 《木瓜》中投我瓜果报尔美玉的互赠行为,多被以为是美好的恋情,玉石坚硬且韧性强,能够永世保存,让获赠之人不时感遭到那份真情。 《渭阳》一诗经过赠玉表白对亲人的怀念,送舅舅一辆马车,尔后赠以“琼瑰玉佩”,借玉寄予情感:马车虽好,也并非天天用,玉佩却能随身佩戴,勾人念想。 后两篇均为周王用玉恩赐臣属的记叙,用玉器制成的礼器,也是权益位置的意味,意味着被封赏的身份,还能够这些礼器作为觐见的信符。 佩玉作饰 青青子佩,悠悠我思。——《国风·郑风·子衿》 巧笑之瑳,佩玉之傩。——《国风·卫风·竹竿》 彼都人士,充耳琇实。——《小雅·鱼藻之什·都人士》 《礼记》有言:“君子无故,玉不去身”,事实上周人不论男女,都爱用玉做装饰。 《子衿》是知名度很广的一首诗,还被曹操《短歌行》所援用,“佩”字常译为“系佩玉的绶带”,意义是你佩玉的丝带颜色青青。 《竹竿》中,不只用玉比方女子嫣然一笑显露的牙齿如玉一样洁白,还表白姑娘身佩美玉姿势漂亮。 《都人士》描画了当时京都的人士,头上都佩戴着美玉做成的首饰,真是十分漂亮。 将翱将翔,佩玉琼琚。将翱将翔,佩玉将将。——《国风·郑风·有女同车》 君子至止,黻衣绣裳。佩玉将将,寿考不忘!——《国风·秦风·终南》 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佩玉发出的声音,古人佩玉不是往常这样的单件,而是复杂的组佩,走路时会相互碰撞,发出美好的声音。 以玉比人 白茅纯束,有女如玉。——《国风·召南·野有死麕》 彼其之子,美如玉。美如玉,殊异乎公族。——《国风·魏风·汾沮洳》 言念君子,温其如玉。在其板屋,乱我心曲。——《国风·秦风·小戎》 生刍一束,其人如玉。毋金玉尔音,而有遐心。——《小雅·鸿雁之什·白驹》 中国玉文化有八千年历史,人们对玉的认识很深,也常用玉比方人的容貌、品德或珍惜注重之意。 一、二首关于男女美好恋情的诗中,第一首用美玉比方少女的容貌漂亮,招人喜欢。第二首则先后用“美无度”“美如英”“美如玉”来形容男子的俊美容貌,如美玉般光彩照人。 《小戎》形容妻子怀念出征的丈夫,在回想丈夫的美好时,就用温和如玉来形容其性情品德。 《白驹》描写友人惜别时,用美玉比方朋友品德美好,希望像维护金玉一样珍惜这份友谊。 细细品味这些诗句,就会发往常古人的玉中,与情感的互动十分多,饱含着心灵寄予、文化情怀、生活品味、君子信仰等肉体,让后世也能体会到玉文化的美好和敬重。 |